本文转自:平顶山日报
“老师,有小鸟!”
11月5日上午,在湛河区新开元小学三(4)班教室里,一阵突如其来的翅膀拍打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。
原来是一只小鸟误打误撞闯入了教室。
“瞧,我们的课太动听,把这只小鸟也吸引过来了。”任课老师闫莹调侃着,轻轻走过去,把小鸟小心翼翼地放在手里,让学生观察。
“我知道,这是小猫头鹰。”
“大家观察一下,猫头鹰长什么样?”
“它的脑袋圆圆的。”“它的爪子尖尖的。”“它的眼睛大大的。”“它的眼睛里有一圈是黄的,中间是黑的。”
闫莹又问:“猫头鹰有什么本领?”
同学们激烈地讨论开来:“它擅长捉老鼠”“它夜间能看东西”“它飞着没声音”……
“同学们观察一下,它的头能转270°,转动幅度大,便于观察周边环境。”闫莹与同学们聊起猫头鹰的习性,如何保护猫头鹰等问题,“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我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它,但千万别去伤害它。”
近距离看猫头鹰,观察它的外形,聆听老师的讲解,一次课堂小“风波”就这样在同学们浓浓的兴趣和探索氛围中结束了。
“好的课堂能够成就教育。作为教育者,只要用心去发掘和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,就能让学习变得更快乐、更有意义。”该校校长贾学宝说。
随后,该校联系了湛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野生动物保护站,将猫头鹰妥善移交。
(本报记者 孙聪利 通讯员 李向平)